(上图为聊天截图,一位淘宝卖家表示,可以将买家的视频推送到视频网站首页,并给出报价。)
(上图为聊天截图,一位淘宝卖家表示,在腾讯视频上,0.4元的价格就能获得1万次观看量。)
去年,IP概念在国内影视圈极为火爆,热门影视剧都会号称是大IP改编。 IP价格在几年内上涨了数百倍。 2010年,小说《鬼吹灯》售价40万元,引起轰动。 现在,有很多IP的售价高达数千万元。 IP的范围也摆脱了单一平台的限制,从原创小说扩展到视频等领域。
随着IP价格不断上涨,IP市场上出现了刷数据的“卖水”生意。 无论是文学网站还是视频网站,一个“热门IP”都可以10万元运营,然后以数百万元甚至更高的价格卖给投资者。 这听起来像是一笔不错的交易,利润丰厚。
华丽IP背后的文字记录
仅需 40 美分即可获得 10,000 次浏览
进入淘宝首页,在搜索栏中输入“播放量”。 页面上会出现名为“刷腾讯/爱奇艺/美拍/秒拍/乐视播放量”的产品如何播放量上十万,共55页。 。 当被问及这样增加点击量是否靠谱时,一位淘宝卖家表示:“我们不是小作坊,我们有一个团队共同努力,可以通过SEO优化来增加视频播放量、点赞量、粉丝订阅量、评论量。”回复。”
“卖水”生意也讲究跟随市场,不同视频网站的加量服务定价也不同。 一位淘宝卖家给出了报价:最便宜的腾讯视频只需0.4元就能实现1万次观看; 最贵的音月台需要6元才能达到10000次观看。 一位客服人员解释说,每个平台的播放量算法机制不同,刷音量的方法也不同。 因此,成本可高可低,因此价格也不同。 有卖家表示,自己熟悉某视频网站的编辑器,可以付费将视频推送到网站首页。 主频道首页价格每天4000元左右,子频道首页每天2000元至2800元。
有业内人士估计,一个经验丰富的IP炒家只需要花费10万元左右,就能在各大平台上产生上亿的浏览量,交出一份华丽的IP成绩单,然后找到行业中下游的人链。 收购金额达数百万美元或更多。 行业观察网王以开玩笑的语气写了一篇《我是如何在28天打造大IP》的,讲述了从通过版权交易、命题写作获得网络小说版权,到刷出好作品的过程结果,然后用大量虚假数据欺骗投资者。
只看数据的畸形评价体系
如果达不到一定的基数,就卖不出好价钱。
在国内的IP估值体系中,最常用的评价指标是百度指数和播放量。 行业观察家施周表示,随着时间的推移,播放量、订阅数等硬性数字在这个体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,作品成功的标准也逐渐僵化和扭曲。 “播放量已经成为评价IP品质的硬性指标,如果一个IP的品质达不到一定的基础,那么这个产品就卖不出好价钱。”
石周认为,当前市场缺乏真正懂行的买家是欺诈行为频发的重要原因。 由于他对行业细节掌握不透,“乙方欺骗甲方,甲方欺骗领导”的伎俩就成了资本。 市场的常态是IP方提高阅读量和播放量,欺骗影视游戏等变现公司,甚至合谋在二级市场“割韭菜”。 影视作家曹乐熙表示,对于缺乏放映能力的下游企业来说,他们误以为购买IP作品就能保证票房和收视率。
在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中如何播放量上十万,没有发生过广为人知的撞车事故。 不过,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宇透露,去年有投资人斥资6000万元购买了10个IP,但至今没有一个孵化出来。 “如果不能孵化,花在IP上的钱必然会流失。” 成本。”
事实上,一些大公司在购买IP时还是比较务实的。 国内某大型游戏公司采购IP的负责人表示,大型游戏、电影公司有直接的优势。 他们有明确的购买目标,拥有大量的源用户。 “这些公司相对不太急于求成和欺诈。 因为最终你必须自己付出代价。” 阿里影业相关人士直言:“我们对于IP估值有一个非常复杂的评估流程。 只看数据是不是太天真了?”
营销与欺诈之间的模糊界限
数据为王,掩盖了内容的重要性
由于内容制作的重要性被营销掩盖,而产品的品质则由数据背书,目前行业内负责制作内容的人越来越少。 编剧宋方金感叹:“我们有很多产品,却没有作品;我们有大数据,却没有审美基础。”
一位负责IP采购的业内人士表示:“平台都有利益,刷量也很正常,但内容开发商如果做同样的事情,迟早会死。在中国,正常营销和欺诈的界限是劣币驱逐良币是不可避免的。”
与当前影视市场基于数据选择IP相对应,也存在着快速制作IP的不良趋势。 “创造数据太容易了,何必去创造?整个影视行业都在讲治标不治本,最危险的是创造本身已经不重要了。” 刘宇以自己的经历说:“一个大公司来找我,创作一个国家特色产业的项目,剧本要三个月才能完成,我说不可能,而特色产业的戏至少能给我一个机会。”一年半了,但他们等不及了。”
不少业内人士认为,依靠增加浏览量的低水平营销可能会更快见效,但最终生存下来的仍然是那些认真创作内容的人,而未来的弱者将是弱者。 IP热潮应该回归理性,成为长线交易。 影视观察家苏落表示:“一个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IP,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开始就设计得很完美,而是通过长期不断的创作和调整最终形成的。” 她介绍说,漫威家喻户晓的《蜘蛛侠》在20世纪60年代刚创作时并不出名。 后来加入了杰克·柯比的创意和更多的社交内容后,它一度成为销量最高的漫画。 后来被索尼影业重塑,才成了今天的样子。 家喻户晓的超级IP。
词汇表:
IP:英文“Intellectual Property”的缩写,即知识产权。 最初,IP指的是知识产权(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)以及其他可以改编成电影、影视剧的小说等“文学财产”。 如今,IP的范围扩大了,原创视频也包括在内。
割韭菜:就是部分资金亏本离开市场,新的资金加入其中。 就像韭菜一样,割掉一种作物后,很快就会长出另一种作物。
沉没成本:一个经济术语,指由于过去的决策而已经发生的成本,并且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都无法改变的成本。
发表评论